发新帖

“汉帝宫”与叶文保救梅城

admin 2015-8-11 8:59:03
     0

  [掌故]

文/李国泰

  汉帝宫地处梅州城区江南丽都路,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 (公元1381年),香火极旺。1958年大闹钢铁时毁于一夜之间,1993年由释用广法师 (俗名陈坤龙)发动善信重修恢复,再续香火。2008年因主街道重新规划,原建筑亦需扩展,再次在原址重建。

  1958年毁寺时,仅保留宫门对联一副:

  老夫职志,赤子意诚,当日不还三尺剑;

  粤地清尘,南天卷雾,至今犹颂一函书。

  此联为清朝举人钟用魏所书。据《乾隆嘉应州志》载:“钟用魏,少聪慧,试辄名列前茅,登康熙乙卯贤书。”这副对联是根据明代乡民倡建汉帝宫的缘 由而所作的。据传,明洪武十四年,程乡县吏陈伏因与县令有隙,遂纠结“海阳三饶”的土匪饶海隆前来攻城,因有陈伏作内应,城破。时有邑民叶文保趁夜突出包 围,乘一条小船从南门偷渡,准备沿江下潮州府报信,被匪发现,乘大船追赶,叶文保被迫上岸逃到水南坝大坜村(今江南丽都路一带)藏于一香火亭案桌背,他见 墙上画有一尊像,手提三尺长剑,酷似汉高祖刘邦,即默念“汉帝救我,汉帝救我梅人”。时追来的土匪亦近,只见霎时浓雾蔽天,对面不见人影,一土匪追入香火 亭内,撞得一脸蜘蛛网,乃对带队的说亭内无人,择路他追。叶文保脱得身来,就近买舟驰告潮州府衙,南雄侯赵庸派遣潮州卫崔指挥统兵来救,生擒饶海隆匪帮 150人,斩首40余人,梅城得于平安。为感谢汉高祖刘邦显灵救城,由城内及水南坝绅耆筹资将叶文保藏身的香火亭扩建为“汉帝宫”,塑汉高祖刘邦金身供 奉。后当地举人钟用魏所书对联乃据明代进士左光斗(忠毅公)题在书斋上的对联“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之意所写,为追述汉帝手提三尺剑,南天卷雾救人的 故事。叶文保因平寇有功,又在明洪武十八年将北门土城墙改建为石砌,县人将北门一段街道命名为“文保路”。

  而汉帝宫香火之旺与钟举人又有极大的关系。据传清康熙乙卯年,大坜村秀才钟奉梅(字用魏)上省考举人,坐船从汕头南下,一日行至珠江口时,但觉 风狂雨骤,巨浪滔天,只见一个大布袋半沉半浮,绕舟三匝,舟行不得。船家甚觉奇怪,忙告知秀才先生,钟秀才从舱中走向船头,向大布袋拜曰:吾乃广东嘉应州 举子,今上省赴试,若袋中是不祥之物,宜速投大洋而去,待我回程经此,再行遥祭;若是吉祥之物,必助我高中也。命人捞起,瞬间风平浪静。打开布袋,只见三 尊木刻金身观世音菩萨圣像,秀才将菩萨带到广州供于旅居的嘉应会馆。是年大比,钟奉梅果然高中举人。回家待官时,将观音请回家中祖堂供奉。有乡民在汉帝宫 拜汉帝时,屡见香烟结成白衣观音像,而钟举人也曾夜梦观音嘱移汉帝宫,众乡民请举人公将观音菩萨移奉宫中,以慈悲爱民,慧泽百姓。于是将三尊菩萨移奉汉帝 宫,于当年农历九月十四日又从宫中移奉一尊于东郊龙丰村金泉庵(文革庵毁,移奉至大东岩寺)。

  相传自此水南坝风调雨顺,富裕兴旺直至如今。或有旱歉之年,乡民抬菩萨出行游巡旱情,回宫不足三日,当有大雨甘霖而至,乡民莫不感叹菩萨之威灵。

  每年农历九月十四,大坜口村及十方善信会迎金泉庵(大东岩)观音回汉帝宫,称为“观音转妹家”,供奉三日三夜,灯烛通明,家家亲戚来贺,户户设宴迎客,成为当地一大民俗节日。

阅读 3399
收藏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