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舞春牛

mz168 2016-1-21 21:59:56
     0

    我国是农业国,素来重视农耕。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朝廷规定每年仲春亥日皇宫和各级官府要行耕作礼,进行象征性耕作活动。

    此俗流入民间,即变成了具有乡土气息的自娱自乐的歌舞活动。他们以渔樵耕读的故事闹春节,因中心道具是“春牛”,所以叫做“舞春牛”。

    崇义县上堡乡唐姓很早以前就保存了这一古俗,并且在内容和形式上又加以改造和加工,使它越发为乡民喜闻乐见。

    表演时,春牛用竹篾扎成牛头骨架,然后糊纸、绘形。牛身则外罩灰布或者被单,另取一根短弯木棍缠棕丝系于臀后作牛尾。春牛长八尺,合八个节气或八卦数,尾长一尺二寸,合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高四尺,合四时数。逢阳年牛为开口,尾巴上举,逢阴年牛为合口,尾巴下垂。而牛尾,甲乙年为青色,丙丁年为红色,戊己年为黄色,庚辛年为白色,壬癸年为黑色。

    凡逢牛年或者一年两春年时,任何时日均可舞春牛。首先,给各个屋场或各户送“春牛庆贺”的拜帖。主人家将帖贴在厅墙上而静候春牛队。

    春牛队由唢呐师、锣鼓手、琴师组成的鼓乐队为先导。随后是灯牌,也叫香亭,它的正面绘一“牛像”,后面嵌“春”字,两侧配吉语对联,还有四盏春灯,灯面饰以浮雕“龙凤呈祥”等图案、“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吉联,灯内插蜡烛。接着就是牛队:两人饰牛,其中一人舞牛头,另一个扮牛身,依阴阳年分围裹相应颜色的外披。设两个牧童,他俩穿白边开襟牧童衣,手执牛鞭,不时规范着牛的型态和指引春牛走向。随后就是渔翁、樵夫、农人、书生各一人。渔翁是白鬓黑发老人,豁达、开朗而风趣,执鱼杆,背鱼篓。樵夫穿束腰短襟,拿刀斧,挑柴担。农人背木犁,赤脚短衣。书生文质彬彬,持书阅卷。再有一个男扮的村姑,挑牛草、饭桶。还有一个男扮的老太婆,手摇烂蒲扇,滑稽、花俏,人称老茶婆。村姑、老太婆在队里穿行不定,互相逗趣或调逗。有时还有庄公、管账,穿马褂,拿算盘和账本。牛队一路行来被主人迎进厅堂。

    厅堂上,春牛合着鼓点拜天地、拜东主,到厨房、猪栏、牛圈巡拜,一路念叨:“凶神恶煞、猪邪牛瘟远走他方。”这叫做“参神”。

    参拜完了,就在屋外的院坪上舞起来。灯牌立在正中,春灯占在四角。两个牧童赶着春牛领着各色扮像兜圈子,或演春牛出栏、上路、吃草、背轭、拉犁、擦痒、卧地、听歌等动作、套数。每演一套,各色人物依角色自歌自舞,说的都是农家事。比如牧童唱:“牛牯叫连天,来拜乡亲众神仙,拜了哥哥拜嫂嫂,拜了哥嫂就团圆。”农夫就唱:“犁耙辘轴耕田哥,汗水要比河水多,五寸土地年年翻,麻豆粟米多又多。”他们的歌舞充满了山野韵味。

    其间,东家不断燃放鞭炮。鞭炮一响,牛队又舞蹈不止,直舞得春牛趴在地上起不来,引得人群阵阵欢笑,山野田间溢着喜气。

    演毕,已经是五更鸡叫了。东家茶果酒菜招待,直喝得神昏颠倒,这才又到各处叩拜,这叫“回神”。

    回神结束才结队离去。

    逢圩的日子,牛队还到街市里献艺,一直到元宵节才结束。

    据说,民间舞了春牛,一可风调雨顺,二可国泰民安,三可做官连升,四可四季平安,五可五谷丰登,六可六畜兴旺。随着时代的发展,舞春牛已增添上新的内容,用来歌颂新社会、新生活。(黄新林)

阅读 4549
收藏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