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慈云庵与庵前义冢

admin 2015-8-4 20:07:44
     0

  【遗迹】

  在平远县城西北六七公里外的狮子岩间,有座较大规模的慈云庵,里面主要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和惭愧祖师。该庵建于清康熙年间,由开山高僧弘睦法师点化当地居士何超凡捐资兴建。如今的慈云庵因建在高高的山岩间,因此不少信善者来庵内参禅拜佛的同时,顺便登高观景陶冶心境。

  慈云庵有一副门联:“日出佛临境;月升狮弄球”。该联为当地清代进士姚璋所作。传说他曾在该庵深造学业三年,后赴考高中,回乡后酬愿书写了这副对联。

  民国初年,大柘乡姚德胜等乡贤倡议并捐资扩建慈云庵。建好三宝堂(佛、法、僧)后,姚德胜在观音殿前许愿:出南洋干一番事业若有成就,则回来一定重修庵场。以后不到20年他果成了平远首富。他将诺言一一实现,还加建了吕帝殿、孔圣殿、赏月亭、惭愧祖师殿,致使庵堂实建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

  姚德胜还与其他乡贤一道做了不少慈善之事。慈云庵前山坡上修有一座大墓,是义冢,它正是姚德胜及其他乡贤所做的善事之一。当时,姚德胜在家乡建羊子甸桥两侧公路,兴建雷公坡水利工程;建太平义仓,购粮散赐;办芝兰学校(完全小学),并出资建校舍,修运动场,将县城仁居的平远中学迁至大柘;从国外购进一批纺织机器,辟地一千多平方米建造厂房。期间,他不忍把从各项建设中挖到的403具无主无名坟内的骨骸弃之荒野,便与其他乡贤议定,将其集中葬在这慈云庵前山坡上,造墓为义冢(如图左下)。据说,当时修墓的工人每从六七公里外的大柘挑来一副骨骸,姚德胜便发一块银元,单这一笔开支,他就花费了四百多块银元。义冢修好后,在每年的清明节便组织众多乡民备上三牲等祭品进行场面不小的祭祀,抚慰亡魂。

  如今看到的义冢,是经历过几次维修的,但原貌还基本保持,占地约140平方米。(林东 赖荣强)

阅读 2685
收藏

写留言